吃水果也是一門學問,肝病患者如何吃水果?
相信大家都聽過 “每天一蘋果,醫(yī)生遠離我”這句話,很多肝友們也牢記了這句話,前幾天在門診,內科七療區(qū)的陳曦主任就接待了這樣一位上消化道出血的病人。
患者平素非常注意膳食的軟硬度,米、面及蔬菜都做得非常軟。他還特意強調自己堅持每天都吃個大蘋果。陳曦主任追問道:你是一小片一小片吃的,還是一大口一大口吃的?患者不耐煩地說:我牙口還不錯,當然是啃著吃了!
沒錯,吃蘋果沒有錯,關鍵是該怎樣吃!不同水果本身含有的酵素不同,想讓酵素在身體中產生不同的作用,也要根據(jù)每個人不同體質、情況,選擇最合適的時間食用。根據(jù)不同的功效在合適的時間食用會讓營養(yǎng)加倍。
今天,我們就來談談肝病的患者如何吃水果。
空腹別吃太酸的
一般而言,早晨起床時供應大腦的肝糖原己耗盡,此時吃水果可以迅速補充糖分,幫助消化吸收,再加上水果的弱酸甜滋味,可讓人一天都感覺神清氣爽。
但早上胃腸經過一夜的休息,功能尚在恢復中,因此水果最好選擇酸性不太強、澀味不太濃的。尤其胃腸功能不好的人,更不宜在這個時段空腹吃水果。對于沒有糖尿病的肝病患者,早餐中可以選擇酸奶加香蕉、芒果或獼猴桃等果肉一起食用。
上午十點吃個水果
由于經過一段緊張的工作或學習,碳水化合物基本上已經消耗殆盡,此時吃個水果,其果糖和葡萄糖可快速被機體吸收,以補充大腦和身體所需要的能量,而這一段也恰好是身體吸收的活躍階段,水果中大量的維生素和礦物質,對體內的新陳代謝起到非常好的促進作用。
餐前吃水果
兩餐之間吃水果,可及時補充大腦和身體所需的能量,此時水果中的果糖和葡萄糖能被人體快速吸收。
對于糖尿病脂肪肝患者,血糖控制較好時,可以食用低糖水果,比如西紅柿、草莓、西瓜、火龍果、橙子、柚子等,盡量不要選擇紅棗、冬棗、荔枝、柿子、葡萄干等果干。
飯后不宜吃水果
很多人在吃水果的時間上,存在一個極大的誤區(qū),那就是把水果當成飯后甜品,其中的有機酸會與其他食物中的礦物質結合,影響身體消化吸收;水果中的果膠有吸收水分、增加胃腸蠕動的作用,因此飯后吃水果還會加重胃的負擔。
水果不可代餐
午餐或晚餐只吃水果,當心患上高血糖、高血脂等疾病。因為水果本身富含糖類,如果吃太多糖類食物,又少運動,會發(fā)生血糖或血脂過高的問題。
很多減肥人士有個誤區(qū),不吃主食,以水果當飯,要知道人體一共需要將近50種營養(yǎng)物質才能維持生存,特別是每天需要65克以上的蛋白質,20克以上的脂肪,以維持組織器官的更新和修復。水果含水分85%以上,蛋白質含量卻不足1%,幾乎不含必需脂肪酸,遠遠不能滿足人體的營養(yǎng)需要。
水果中蛋白質、脂肪以及鈣、鐵等含量較少,長期拿水果當飯,必定造成蛋白質、脂類等攝入不足,造成營養(yǎng)不良和貧血。所以,每人每天食新鮮水果200-350g為宜。
果汁不等同于水果
如今越來越多家庭購置了榨汁機,覺得喝新鮮的水果汁既美味又方便,但營養(yǎng)專家提醒,水果最好不要榨汁喝,直接食用更營養(yǎng)。因為喝果汁會減少人們對水果中纖維素的攝取,而這些纖維素具有預防和減少糖尿病、心血管疾病的保健功效。還能有效的刺激腸胃蠕動,促進排便。
對于牙口不好的肝友,尤其是肝硬化容易出現(xiàn)消化道出血的患者,還是建議將像蘋果、梨這樣稍硬的水果榨汁喝,也可以試試煮著吃。肝硬化的病人由于多合并門脈高壓,食道胃底靜脈曲張,食用硬的、皮厚的水果,容易誘發(fā)食道胃底靜脈曲張破裂出血,因此在選擇水果時需注意,應選擇軟糯的水果,比如香蕉,其營養(yǎng)價值非常高,每百克果肉中含有蛋白質1.2g,粗纖維0.9g,還含有豐富的微量元素鉀,有利于改善低鉀血癥。
想要保持良好的生活習慣,新鮮果蔬的攝入必不可少,水果中所含的營養(yǎng)成分對調節(jié)機體代謝、增強免疫力、保持心血管健康、降低慢性病的發(fā)病風險具有重要作用。 所以,想要擁有健康生活,從正確吃水果開始吧。